close

近期在某首台語歌學到這個詞,當看到「沙豬」這個詞彙,我第一個反應是寫錯字,推測可能是想寫「山豬」寫成「沙豬」,但奇怪的是,「沙豬」前面使用的動詞是釣魚的釣,整個句子是「釣沙豬」,因此此時我又覺得有可能是想說「海豬(海豚)」,推測歌詞可能是想說「釣海豬(釣海豚)」這樣。

但後來又仔細查詢,我發現不對,雖然在各大網路台語辭典裡查不到這個詞彙,但是這個詞彙確實出現在老一輩的生活裡。

台語漢字:沙豬/沙蜘

台語羅馬字:sua-ti

為名詞,在華語裡的意思為蟻獅,蟻獅是脈翅目蟻蛉科的幼蟲,成蟲被稱之為蟻蛉。

對於蟻獅台語的漢字仍存有疑問

第一字:沙,是肯定沒有錯的,因為蟻獅本身就是生活在沙中。

但是第二字:ti,有可能為「豬」也有可能為「蜘」等字。

個人認為「沙蜘」更符合它形體模樣,畢竟蟻獅長得像蜘蛛,不像豬隻。

蟻蛉的幼蟲——蟻獅

 

以下文字擷取維基百科:

蟻蛉幼蟲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具有堅固的嘴鉗,一個胖胖的腹部,以及胸部有著三對可稍微行走的腿。有巨大的前牙,類似正方形的扁平頭部和細長,並可移動的頸部,為方便捕食,所以其具有巨大的一對鐮刀狀頜,並具有多個尖銳的小刺。鉗口由上頜骨和下頜骨形成;下頜骨每個都包含一個凹槽,上頜骨的突起物整齊地配合下顎的凹槽,方便抓住並固定獵物,好往其注射毒液和消化酶好分解其軟組織。幼蟲被包裹在沙子裡,這讓蟻獅方便鎖定獵物,使其能夠制服比其本身大得多的獵物。蟻蛉幼蟲缺乏肛門,這在昆蟲中是不常見的。幼蟲階段產生的所有代謝廢物都會被蟻獅儲存在身體裡,一些用於作繭的絲,其餘的廢物皆會在蛹階段結束時作為胎糞排泄。

 

老一輩的人,可能在其童年時期,在沙埔地釣過沙蜘,在那個沒有電視及大眾娛樂的時代,釣沙蜘就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

下次若在沙地上看到一個個猶如漏斗狀的洞,就是蟻獅抓獵物的巢穴啦!

蟻獅的巢穴

 

arrow
arrow

    ek7y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