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台語|予老師看|教學方法分享、進階知識 (57)
- Jan 11 Sat 2025 13:31
電子冊資源《台灣閩南語語法稿》楊秀芳
- Dec 30 Mon 2024 15:37
長文章的故事按怎教?〈獅kah鳥鼠〉來做例
長文章的寓言故事會當按怎教?
予學生家己來畫圖設計故事內容,閣講看覓~效果袂䆀喔!
- Aug 08 Thu 2024 21:54
台語讀者劇場創作與實作整理
台語讀者劇場創作與實作整理
- 什麼是讀者劇場?
- 看範例
- 為什麼要推讀者劇場?希望落實生活化語言,避免「上台嘛嘛吼、落台不知道」
- 讀者劇場的特色
- 人數:5-8人(人越多越好,每個人分擔的字句就能減少),必須為同班的學生,若班級人數少於五人才可跨班或跨年級
- 文本時間:國小國中組3-4分
- 文稿字數:1000~1200字
- 比賽中動作運少越好
- 文稿以生活化的語言為主,盡量避免不常用或是講到爛掉的俗諺語
- 讀者劇場的選材
- 生活化、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劇本:舉例如「學校的運動會」、「畢業旅行」、「我上愛的一節課」、「下課的時陣」……等
- 可團體學生共同創作教師協助,也可教師自行創作
- 可從劇本改編
三、創作和改寫劇本的注意事項
- Jun 12 Wed 2024 23:49
本土語教甄主題整理-臺灣閩南語共時音段變化(同化、增生、詞綴、阿字頭、仔字尾、音變、合音)
本文章內容為整理自駱嘉鵬教授〈臺灣閩南語的共時音段變化〉,這篇文章已經共現此時台語內底定會當聽著、看著的音變整理了真清楚,本文干焦重點呈現,轉作台羅,予有志參考,有興趣的人會當去揣原文出來看。
https://www.kaphing.idv.tw/loh/data/pdf/taigikiongsiimpian.pdf
- Mar 18 Mon 2024 10:43
本土語教甄主題整理-臺灣閩南語漢字之選用原則(本字、訓用字、訓讀字)
閩南語漢字狀況
閩南語與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書寫方面的問題與爭議較多。百多年來通行的各家詞書,在用字上各有所選擇,但對「本字」的認定則差異不大,學者們的考證也在逐漸累積可信的本字。但閩南語中仍有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根本非源於漢語,造成「有音無漢字」的狀況,於是各家不同的用字相應而生,加上未曾如共通語有過統一的文字規範,所以目前閩南語的用字狀況仍相當分歧。
- Mar 01 Fri 2024 22:53
本土語課文教學法分享15招
語詞、音標的教學較明確,大部分老師攏是對課文欲按怎教較頭痛。以下的教學方法大部分較適合用佇國小的學生,愈後面的練習的層次愈懸,老師才看學生的程度和課文的內容來安排適合的教法,歡迎參考了後家己閣改編。
- 掠手指頭:倒手掌心向塗跤,正手伸出指指拄佇隔壁同學的掌心,當當老師念到關鍵字句愛緊共倒手掌心收起來、正手愛離開莫予別人掠著(嘛會當分組進行,一人伸掌負責掠,其他伸出指指負責逃走(適合中低年級)。
- 課文分段分組練習:分著仝段的組員做伙練習,閣轉去回原組共原本的課文接起來。
- 課文精熟練習:老師念台語課文予學生接台語(練發音),煞落來老師念台語接予學生接華語(練理解),落尾老師念華語接學生接台語(練翻譯),老師會當照課文順序念,嘛會當佇學生較熟課文了後跳咧念。
- 麥克風文句接尾:點一位學生念第一句,學生唸煞了後將麥克風隨機傳給下一位,請後一位接念第二句,繼續落去。麥克風文句接尾老師版:老師那行那𤆬全班念課文,佇重點的所在停落來點人繼續讀落去。
- 課文內底有明顯動作的會當分組討論動作按怎呈現,那念文句子愛那表演出動作,予學生互評。
- 圈重點詞,念著重點的語詞、文句會當拍噗仔、頓跤、𢯾頭,增加佇課文頂懸的專注度。
- 朗讀卡:予學生抽朗讀卡,使用無仝的聲音風格練習課文,比如講機器人、細聲到大聲、動物的叫聲。
- 課文語詞九宮格翻譯賓果:練習課文內底較重要的語詞抑是文句、語法。
- 課文挖空:拄開始先針對較困難的字詞挖空,等待學生有較熟了後,共挖空的所在加長,上尾仔共規課攏背起來(適合短的韻文型課文,考驗學生的記憶力)。
- 對話型課文:會當予學生演戲,設計新的劇本劇情。
- 課文有明顯的先後順序的,會當共課文文章切開,共文句順序用亂,予學生家己分組討論排出正確的課文順序(老師會當提醒引𤆬學生思考觀察)。
- 課文聽寫練習:重點詞遮起來,予學生臆看覓台語漢字和音標愛按怎寫寫(使用小白板、白紙予學生練習,會當計分數)。
- 課文提問討論:老師設計出題,予學生分組討論寫出正確答案,而且練習使用台語回答。(會當配合六何法、情緒問答等閱讀理解策略)。
- 大耳仔來聽課文:長篇而且趣味有故事性的文章,會當先予學生親像咧聽繪本故事按呢,用聽的訓練台語聽力佮理解,配合問題單,那聽那回答問題來理解故事咧講啥(程度較無好的,會當予in文字那看那回答)。
- 模仿創作:老師予學生範例,予學生分組練習台語課文仿寫創作屬於家己文章。
- Sep 08 Fri 2023 08:20
《雅俗台語面面觀》台語語音篇語法篇章書摘
- Jun 09 Fri 2023 10:23
本土語教甄常考類型-親屬稱謂關係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親屬關係表
若圖無法正常顯示請點此連結進入: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rell.jsp
- May 15 Mon 2023 16:23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常見音檔音讀問題-連接詞變調
曾經有不少人有疑問說,為什麼教育部的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部分的音檔聽起來怪怪的?
比如「袂輸講」這三字,音標標字是bē-su-kóng,音檔唸讀卻是bē-su-kong
- Mar 29 Wed 2023 14:54
ABB疊詞的教學紀錄
- Nov 02 Wed 2022 17:39
本土語課本後附件卡牌教學活動分享
現今每個課本的本土語課本後都有語詞或是音標卡牌的附件可以使用,很多時候看著這些未使用的附件被回收也是覺得很可惜,在此分享一些本土語課本後附件卡牌教學活動,讓有興趣使用老師也可以於課堂上實施、進行。
一、暖身
- Oct 26 Wed 2022 16:23
111年國小本土語專長類科的教甄上榜經驗(複試部分)
前言
教甄複試不如初試只要努力讀書就可以順利過關,當與評審面對面接觸,所有的言行舉止都在評分,此時自身語言能力好不好一聽就知道,不管是試教或是口試都是全台語進行,而教學經驗的豐富與否,會決定呈現出來的教學內容,初任教師最大難題就在於經驗不夠以及對於教材的不熟悉,不容易從一個教材內馬上抓出重點以及學生常見迷思,有過一次複試滑鐵盧的經驗,我開始想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除了讀書進度同步進行之外,另外也同時加強自身試教及口試技巧,當新學期拿到新課本的時候,我會試著先僅看學生課本,先自己嘗試抓教學重點,後續再對照教師手冊補充自身沒有注意到的內容,這樣的訓練之下對於教材本身會有更多自身的想法,大概分享自身的安排方式,供參。
- Sep 15 Thu 2022 11:32
111年國小本土語專長類科的教甄上榜經驗(初試部分)
- Aug 02 Tue 2022 23:07
華台語在聲母、韻母及聲調上的差別整理
- Jul 18 Mon 2022 22:48
本土語(閩語)教師甄試複試試教口試問題匯總
2022已上岸,想幫助更多還沒上岸的老師
尤其本土語相關教甄資料相當少
- Jul 18 Mon 2022 22:25
線頂台語課-你畫我臆 gartic.io
學期尾考試攏考了矣,因為到歇熱進前高雄市攏猶原維持線頂教學,想講來舞一寡趣味的予學生耍。
線頂課 #你畫我臆 gartic.io 的台語版本就按呢出世矣,學生耍甲無想欲下課呢!
- May 29 Sun 2022 03:14
本土語教甄常考題型-台灣話文論戰
台灣話文論戰,又稱台灣話文運動、鄉土文學論戰(爭),受言文一致運動影響,肇始自1930年,新文協外事媒體《伍人報》刊登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作者為思想左傾的黃石輝。黃石輝以基層弱勢族群角度,強調台灣話與文字合一後,會讓農工等基層族群閱讀及使用起來更方便。之後,引發正反兩方的文學論戰。至1934年才稍稍平息的該論戰,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新舊文學論戰息息相關。除此之外,該論戰亦有日治時期台灣話文運動的稱呼。
背景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開始以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等官方教育機構推廣日語與日文。以漳泉閩語為主的台灣話在遭到可能被新語言所取代的危機外,在文字方面,也再度面對比漢文書寫台灣母語更為「言文不一致」情況。在兩相權衡下,促使台灣文學界自覺而欲將台灣人民的生活語付諸書面語,因而產生以漢文建構台灣話文的主張。
- May 29 Sun 2022 01:52
本土語教甄常考題型-台語文學刊物簡要
1885
《台灣教會公報》最初的名稱為《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這份報紙最初的創辦人是長老教會英國籍牧師巴克禮,發行單位則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原稱聚珍堂)。《台灣教會公報》以台灣羅馬字出版印刷著稱。
- May 17 Tue 2022 10:53
本土語教甄常考題型-二十四節氣
立春 li̍p-tshun 約當國曆二月四日或五日,這一天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 ú-suí 約當國曆二月十九或二十日。從這天開始,氣溫開始回暖,空氣中溼度也提高,下雨的機率自然也就大大地增加。
- May 15 Sun 2022 01:27
本土語教甄常考類型-常見台語重要韻書、辭典、文獻整理
常見的幾本台語重要的韻書有:
- 《彙音妙悟》紀錄泉州音,含十五音聲母(經)、五十字韻母(緯),以四聲(八音)為梳櫛
- 《雅俗通十五音》紀錄漳州音
- 《八音定訣》紀錄廈門音
- 《彙音寶鑑》紀錄台灣音系
- 《潮語十五音》紀錄潮州音